体育学院假期心理安全家长告知书
尊敬的家长朋友:
您好!假期将至,为确保学生度过一个“安全、健康、充实”的假期,体育学院特向您发出暑假心理安全提示,请您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身心守护。
一、假期常见心理风险
1. 考后/毕业季焦虑:成绩、考研、就业结果未达预期,易出现自我否定、失眠、情绪低落。
2. 训练停滞综合征:假期运动量骤降,引发体能下降、情绪波动、饮食紊乱。
3. 网络与作息失控:长期熬夜、沉迷游戏或短视频,导致昼夜颠倒、亲子冲突。
4. 家庭关系紧张:长时间相处易激化亲子、兄弟姐妹矛盾;单亲或留守学生更易产生孤独感。
5. 意外伤害与伤病:外出比赛、兼职、自驾、游泳等带来的运动损伤或突发事故。
二、家长重点关注信号
✔ 连续两周情绪低落、兴趣减退;
✔ 睡眠障碍(入睡困难、早醒或昼夜颠倒);
✔ 明显食欲改变、体重骤升/骤降;
✔ 说出“活着没意思”“不如结束”等消极言语;
✔ 社交断裂,拒绝一切朋友与亲人交流;
✔ 出现自残、撞墙、酗酒、药物滥用等危险行为。
发现以上情况,请立即与学校或专业机构联系,切勿独自承受。
三、家长可做的七件事
1. 约定“运动+作息”双契约
每天保证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(跑步、球类、力量循环),22:30前上床,7:30前起床,家长带头执行。
2. 建立“情绪温度计”
每周至少一次15分钟“无批评倾听”,用0—10分让孩子自评情绪,低于4分立即深入沟通。
3. 提供“可控体验”
鼓励孩子在假期完成1件可量化的小目标(如掌握一项新技能、读完一本非教材书),增强自我效能。
4. 控制电子产品
单日娱乐屏幕时间≤2h,采用“20-20-20”护眼法则,连续20分钟看屏后看20英尺外20秒。
5. 预留“同伴时间”
支持孩子与同学、队友线下聚会或线上组队训练,避免社交孤岛。
6. 做好“后勤与安全”
外出训练/比赛前购买人身意外险;游泳须去正规场馆;自驾严禁酒驾、疲劳驾驶。
7. 牢记求助渠道
将下列电话存入家长与孩子手机通讯录:
24h全国心理援助热线:12320 转 5
紧急情况:110、120
家长朋友们,安全是幸福的底线,心理健康是成长的翅膀。让我们家校携手,用运动点燃激情,用陪伴守护心灵,共同迎接新学期的到来!
祝阖家安康、假期愉快!
体育学院
2022年6月28日

